【定兴微生活】---------鹿传霖

    鹿传霖(1836~1910),清朝末年大臣。字润万,又字滋(芝)轩,号迂叟。直隶(今河北)定兴人。据咸丰年乡试硃卷记载,鹿传霖在文章中表述的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”等民主思想,得到考官“斟酌饱满”、“器宇宏深”的好评。同治元年(1862)鹿传霖中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历任广西兴安知县、桂林知府(1874年),广东惠潮嘉道道员、福建按察使、四川布政使。光绪九年(1883)晋升河南巡抚,十一年(1885)调任陕西巡抚,次年因病开缺。十五年(1889)复任陕西巡抚。

   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,清廷命鹿兼摄西安将军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调任四川总督,整顿吏制、创建文学馆和算学馆。二十四年(1898)戊戌政变后任广东巡抚,次年调任江苏巡抚,兼署两江总督。二十六年(1900),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鹿曾募兵三营赴山西随护慈禧、光绪帝到西安,被授两广总督,旋升军机大臣。二十七年(1901)回京后兼督办政务大臣。宣统嗣立,鹿与摄政醇亲王同受遗诏,加太子少保,晋太子太保,历任体仁阁、东阁大学士,兼经筵讲官、德宗实录总纂。宣统二年(1910)病发,曾四上奏折辞官,均被“温谕慰留”。七月二十二日(8月26日)逝世,朝廷封赠“太保”、谥号“文端”,以“一事不苟,一言不欺”褒扬。

    鹿传霖一生刚正清廉、惜才重教,对川粤洋务多有建树,时人将他与文正(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孙家鼐)、文襄(张之洞)并论。史载,鹿传霖曾对治理河南纳粮积弊,赈济四川夔、万两县灾荒,平定西南边陲动乱,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倾尽心力,政绩斐然。

    鹿传霖在任职四川总督时,深感旧式书院没有明确学制,童生与皓首穷经的老生同堂,迂腐落寞、延误人才。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:“中外通商交涉日多,非得通达时务之才,不足以言富强之本。”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12月12日)鹿传霖在创办中西学堂的奏折中陈述:“讲求西学兴设学堂,实为今日力图富强之基。川省僻在西南,囿于闻见,尤宜创兴学习,以开风气。……”并对经费、师资、教材、校舍以及学有所成者的奖励、留洋、升迁等均作了筹划。对这个奏折,光绪的朱批是“该衙门议奏”(台北故宫博物院编:《光绪朝宫内档案》)。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八(1896年6月18日),中国西部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--四川中西学堂在成都诞生,对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”及二十世纪初的全面“废科举、兴学堂”改良之风,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。

微信公众号:dx-wj-95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