轨检车病害分析查找作业

熟练掌握利用轨检车图纸分析查找病害方法,现场精确定位,结合现场制定最佳整修方案。本节以G/-5型轨检车为例。

一、主要工具、材料和备品

石笔、道尺、超高板、弦线、记录笔、笔记本、轨检车图纸、计算机、夹纸板、300mm以上直尺、台账资料、计算器。

二、作业安全

1.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驻站及现场防护员。

2.按规定到安全地点避车。

3.一般3人作业,1人防护,2人分析、检查、记录。

4.按规定上报作业计划,针对作业地点情况做好安全预想。

三、准备作业

1.准备好所用工具、资料。

2.启动电脑,打开轨检车图纸,设置调整看图软件,以利病害分析。

3.打印轨检车图纸和分析结果。

4.打印轨检车病害偏差报告。

四、基本作业

1.核对里程。

核对里程包括三个方面:首先判断轨检车是正挂还是反挂,第二是里程误差校对,第三判定进站经过的道岔及直曲股、股道。

1)正挂反挂的判定:看曲线的曲率、超高是否与台账相符,道岔有害空间表现的左右股是否与台账相符,如进侧线看曲率与台账是否相符,以上特征如相反则说明是反挂,现场左右股应与图纸相反,在反挂的情况下,轨向、超高水平、三角坑、横向加速度符号与正向定义相反,如图1所示。

1正挂反挂的判定

2)里程误差校对:主要依据地面标志(道口、道岔、桥梁),线路特征点(曲线头尾、缓圆、缓圆、曲中点5个要素点),里程差=图纸里程-台账里程。

①电容标识如图2所示。ADL检测到电务电容时可产生高电压信号,时间较短,但其特点时间隔基本一致,约100m一个。

2电务电容图示

②道口标识:道口铺面一般在轨道中心有金属材料存在,ALD检测装置通过时会产生感应,产生高电压信号。道口铺面分钢轨铺面和混凝土板铺面两种,如图3所示。

3道口铺面图示

①道岔标识如图4所示。

4道岔标示图示

④进侧线标识如图5所示。由于侧线设备相比正线线型较差,且道岔相连密集,所以显示较为凌乱。

5进侧线标示图示

⑤桥梁标识如图6所示。其较高部门由桥两端的护轨梭头产生,中间部门由护轨产生。对于没有护轨的桥梁,主要通过一是钢梁桥上轨向和高低线型的变化也是明显的特点,二是普通桥上桥两端墩台过渡段的变化情况来分析,尤其是通过长波高低不平顺来判断

6桥梁标识

⑤曲线标识如图7所示。由于曲线长度误差,所以应采用曲中点以减少误差。曲中点的确定,一是通过曲线全长进行对比,二是采取三线法(前两条线是缓和曲线曲率形成的斜直线),三是圆曲线部分形成的曲率线平等于图纸基线。三线形成两个交点,测量两个交点后取中心即为曲中点。

3)道岔直曲股及股道判定:根据道岔地面标志及曲率判定直向还是侧向通过道岔,如道岔标志处同时有曲率表现,说明此道岔是侧向通过,否则是直向,根据通过的道岔数及通过的直向、侧向情况判定进入的股道编号。

7曲线标识

2.在电脑上利用轨检车看图软件量取病害的峰值大小及病害起止位置,并通过附近地面标志或曲线进行里程核对,实际位置=图纸里程-里程差,如线路存在长短链,病害在长短链小里程方向,则核对里程时再减去短链长或加上长链长,如病害在大里程方向,则相反核对里程时再加上短链长或减去长链长,如核对里程处与病害间存在轨检车核对过里程,与长短链情况相同,核对里程后,把病害大小实际位置等分析信息标注在图纸上,如病害附近有电容标记,或距叉心有害空间、较明显的轨距、方向等特征病害,则把其他病害与这些病害相对位置一并量出标注在图纸上,以利现场精确定位,根据高低与水平三角坑,轨距与方向、轨距变化率等相互影响关系,形成初步整修方案。

3.带上分析好的图纸,到现场根据核对后的里程,及电容、有害空间等相对位置,利用道尺、眼穿、弦测仔细调查,确定病害的现场精确位置,再根据现场情况,结合初步方案制定详细的整修方案,并做好记录。

4.当只有图纸资料而无法进行计算机上分析时,则利用直尺在图纸上测量计算,原理同

上。其中第12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和分析。

1)通过测量图纸上整公里图纸的长度,计算出每毫米横距对应的线路长度。

2)认清偏差刻度比例,确保偏差数值估算正确。

3)判断有效测量偏差后,通过和公里起点的长度换算出相对精确的里程位置。

五、整理作业

1.通过偏差相对位置,确定查找偏差位置精确。

2.各病害的整治方案,要考虑互相影响,如轨距与方向,高低与水平等,方案制定要综合考虑,保证各项指标最优。

3.清点工具和材料,一并带离,确保现场工完料净。